吸管新選擇,「蘋果吸管」用完就吃掉 !

根據2018年荒野保護協會的調查結果,吸管在海廢中數量排行第三,而且數量逐年上升;2017年歐洲生產了約莫360億支塑料吸管,平均每個歐盟公民每年使用71支吸管;甚至在美國,每日消耗的吸管數量高達五億,平均每人每日消耗多於一支。塑膠吸管造成的問題不只是台灣、歐洲和美國有所警覺,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世界上每天都有30億根塑膠吸管被丟棄。隨著減塑政策漸漸在各國上路,吸管的選擇也成為了一個討論點。

「吸管」怎麼來的?

吸管的英文是Straw,和麥稈是同一個字,因為在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時期,人類就是利用麥桿中空的特性來喝啤酒。吸管一開始都是用天然產物製成,西方用麥桿、中國用盧管和荻管,後來紙吸管率先被發明,卻因為不耐用和紙屑脫落等問題,在塑膠技術大量普及後立刻被取代。

因為方便及耐用,人們寵愛了塑膠吸管好幾十年,直到近年才意識到塑膠對環境的迫害遠比想像中嚴重。為了友善環境,市面上出現了多元材質的吸管:玻璃吸管、不鏽鋼吸管、矽膠吸管等等,也有人認為應將塑膠吸管全面回歸到紙吸管,天然的竹吸管也被再次提起。而德國最近熱衷於研發環保餐具,用蘋果汁的殘渣做出了可以吃的吸管

蘋果渣搖身變吸管

德國一間新創公司wisefood發明了”Eatapple”,第一支用水果剩餘物做成的吸管。蘋果渣是蘋果汁生產過程中的天然副產品,通常作為動物飼料。在德國,每年蘋果汁的生產會產生一萬噸的蘋果渣,這足以取代德國人生活中一半數量的塑膠吸管。

Eatapple一開始是以手動麵條機製作原型,先將面料壓平,然後再捲成管狀,這是一個耗時的過程,每天只能製造30到40根吸管。後來由於銷售成功,終於籌到足夠資金來擴大生產,並與德國食品技術研究所合作,利用自動切割機將吸管切割成完美的形狀。

是吸管也是零食

這一根根深褐色的吸管在乾燥的環境下可以保存一年,放入飲料中半小時後會開始融解。你是不是擔心自己的飲料全部都會變成蘋果汁?放心,Eatapple在飲料中的味道微乎其微,就算是放入無味的普通礦泉水,也只會產生非常稀微的蘋果味。

Eatapple給予蘋果第二生命,標榜有機吸管,製作過程中所有成分皆來自蘋果本身,而且用完還可以直接吃掉,美味又環保,不會產生任何的浪費。Eatapple不只能當作喝飲料的吸管,也可以是嘴饞時的零食,除了蘋果之外還有檸檬、草莓口味,你可以享受乾或濕的口感,各有各的風味,感覺大概像在咬一根水果口味的脆迪酥。

雖然環保吸管市面上比比皆是,可回收的永續材質也不是創新點子,但這是用零食來取代塑膠的第一個例子,以前從來沒有人將吸管與零食這兩個概念結合在一起。可是天然原料及處理過程比化學成分貴得多,一支可食用的蘋果吸管約合台幣12元,在價格上無法和廉價塑膠吸管競爭。蘋果吸管主打的是新穎概念與美味口感,愛護環境之餘,還能解一解嘴饞!

延伸閱讀

禁用塑膠吸管怎麼辦?吸管七種材質一次評比

自己的垃圾自己解決,印尼新創推零廢棄「可食用海藻包裝紙」

參考資料:

文章 https://en.reset.org/blog/eatapple-fruity-alternative-plastic-straw-06182018

官網 https://wisefood.de/

訂閱永續生活誌

讓地球更美好,分享減塑的新知,報導友善商店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