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又救人,米袋變身超級救生衣,拯救非洲漁民性命

 

昨日台灣,今日非洲,開發中國家的減塑設計

1950的美援時代,窮困的台灣人會把麵粉袋裁開,縫成大內褲,上面印著斗大的「中美合作,淨重20公斤」字樣,麵粉袋內褲是物資貧乏的三四年級生的共同回憶。其實這些「克難」的節約方式,也是符合最新減塑潮流的設計。

時光快轉到六七十年後的今日,台灣人的生活已豐足許多,不再需要「廢物再利用」才能維持基本生活需求,然而在世界的另一端-非洲-卻有許多漁夫靠著米袋做成的救生衣才得以保全隨時都有可能喪失的性命。

 

出生入死的搏命漁夫

「從事捕魚業很危險,但我必須餵飽我的家人。」三十三歲的漁夫Vernon說。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WHO)在2014年的報告中指出,非洲人的淹死率7%是世界第一高的(而英國只有0.44%)。

為什麼非洲人那麼容易淹死?因為其他國家視為理所當然的「救生衣」在貧困的非洲卻是稀有的奢侈品。在歐洲,你想不穿救生衣都難;在非洲,這個水上保命的基本配備卻是一件難求。非洲的漁夫們每天乘著弱小的小木船出海,任何一點波瀾都可能把船隻拆成兩半,冒著生命危險卻只能賺取一天約180元台幣的收入。如果一名非洲漁夫想要一件救生衣,他必須帶著60天的薪水,長途跋涉到大城市中才能買到。
 

減塑又救人,便宜米袋變身超級救生衣

2014年,一位大學畢業生Alex Sanderson在一次前往馬達加斯加漁村的旅途中,發現了這個困境。許多妻子的丈夫、母親的兒子都死於海中,這些只帶著船槳出海的漁人能活著回來的唯一機會,就是翻船的時候水並不深。這些非洲漁夫沒有負擔得起的水上安全配備。

在英國讀書時,Alex和Pritika Kasliwal 創辦了「可行救生衣」(Vestability),試圖解決非洲漁村的困境。她們從漁村中常見的便宜材料開始尋找,包括漁網、當地植物、塑膠袋和橡膠;最後她們終於設計出可行的辦法:用便宜的米袋塑膠保特瓶,做成超級救生衣!米袋救生衣模仿標準救生衣的設計,讓漁夫在捕魚及游泳時有足夠的伸展空間,穿起來很舒服,而且浮力能讓一個有意識的成人浮在水面上
 
 
「與其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Alex和Pritika覺得直接指導村民製作米袋救生衣是最好的辦法。於是她們舉辦用英語及馬爾加什人語授課的工作坊,讓漁夫及他們的妻子孩子們學習製作自己的救生衣。參加者不只要學習如何製作出救生衣,更要學習如何修理,以確保這項技能可以傳承給家人、朋友及未來的世代。「永續傳承」是Vestability強調的核心理念。
 
 
2016年邁因蒂拉努(Maintirano)有30名漁夫淹死;自從Vestability引入米袋救生衣後,還沒有聽說有人淹死。在這個區域成功施行後,Vestability希望能將米袋救生衣推廣到非洲更多地方,以拯救更多寶貴的性命。Alex相信米袋救生衣有潛力保護全非洲漁夫的性命,所以未來他們會繼續努力推廣這個有用又容易取得的設計。
 
圖片來源:Vestability

 

 

 

訂閱永續生活誌

讓地球更美好,分享減塑的新知,報導友善商店及品牌